狂禪
詞語 | 狂禪 |
---|---|
拼音 | kuáng chá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佛教謂學禪不當而流于狂妄。清 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七八:“狂禪闢盡禮 天臺,掉臂琉璃屏上回。”清 龔自珍《己亥雜詩》一四一:“似師畢竟勝狂禪,師今遲我 蓮花國。”(二)、指狂放不拘的僧人。柳亞子《西湖謁曼殊墓有作》詩:“安得華嚴能涌現(xiàn),一龕香火禮狂禪。”
(三)、喻學術、藝術流派中僻陋悖理者。郭沫若《蜩螗集·題關山月畫》詩:“狂禪誤盡佳兒女,更誤丹青數(shù)百年。”郭沫若《十批判書·儒家八派的批判》:“假如我們想到 王陽明 的弟子,不一二傳便流于狂禪,這段史影是更容易令人首肯了。”
解釋:
(一)、佛教謂學禪不當而流于狂妄。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七八:“狂禪闢盡禮 天臺 ,掉臂琉璃屏上回。”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一四一:“似師畢竟勝狂禪,師今遲我 蓮花國 。”
(二)、指狂放不拘的僧人。
柳亞子 《西湖謁曼殊墓有作》詩:“安得華嚴能涌現(xiàn),一龕香火禮狂禪。”
(三)、喻學術、藝術流派中僻陋悖理者。
郭沫若 《蜩螗集·題關山月畫》詩:“狂禪誤盡佳兒女,更誤丹青數(shù)百年。” 郭沫若 《十批判書·儒家八派的批判》:“假如我們想到 王陽明 的弟子,不一二傳便流于狂禪,這段史影是更容易令人首肯了。”
釋義:
對狂禪一詞的使用,一開始就存在兩種含義。先說第一種含義。禪宗發(fā)展到第三和第四個階段(注:禪宗的四個階段,詳參看孫昌武教授的《中國佛教文化》,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出現(xiàn)了呵佛罵祖的作風。在這個階段,禪宗修行者提出了平常心是道的看法,認為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穿衣吃飯等,莫非佛道。因此道不用修,禮佛、讀經(jīng)都是無益的,就是存有求道成佛的一念也是錯誤的。以至發(fā)展到背離經(jīng)教,呵佛罵祖。如石頭希遷的法嗣丹霞天然說:“佛之一字,永不喜聞……吾此間無道可修,無法可證。一飲一啄,各自有分,不用疑慮。”并曾取木佛烤火。他們認為平常心就是佛心,每個人都要自作主人公,做惟我獨尊、不受外惑的人。禪發(fā)展到這一階段,又把心性修養(yǎng)工夫變成了任運隨緣的生活,使得禪門一時戒律蕩然,禪徒混跡世俗。禪宗這種背離經(jīng)教,呵佛罵祖的現(xiàn)象,就被后人稱為狂禪。
相關詞語:
口頭禪禪世雕龍禪絮沾泥大喜若狂蝶戀蜂狂蜂狂蝶亂鳳狂龍躁佛性禪心歡欣若狂歡喜若狂解發(fā)佯狂驚喜若狂驚喜欲狂舉國若狂狂吠狴犴狂風暴雨狂風驟雨狂奴故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