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子
詞語 | 媚子 |
---|---|
拼音 | mèi zǐ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所愛之人。亦指賢臣。(二)、愛子。
(三)、首飾名。
解釋:
(一)、所愛之人。亦指賢臣。
《詩·秦風(fēng)·駟驖》:“公之媚子,從公于狩。” 毛 傳:“能以道媚於上下者。” 鄭玄 箋:“媚於上下謂使君臣和合也。此人從公往狩,言 襄公 親賢也。” 朱熹 集傳:“媚子,所親愛之人也。” 宋 葉適 《送林退思》詩:“方從媚子引,豈料讒夫傾!”
(二)、愛子。
漢 王符 《潛夫論·忠貴》:“嬰兒常病傷飽也,貴臣常禍傷寵也。父母常失在不能已於媚子,人君常過在不能已於驕臣。”
(三)、首飾名。
北周 庾信 《鏡賦》:“懸媚子於搔頭,拭釵梁於粉絮。”
釋義:
1.所愛之人。亦指賢臣。 2.愛子。 3.首飾名。
相關(guān)詞語:
碰釘子矮子看戲愛民如子矮子觀場抱子弄孫不當(dāng)人子不肖子孫百媚千嬌鮑子知我博物君子才子佳人草頭天子赤子之心春光明媚村夫俗子逞嬌斗媚崇洋媚外典妻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