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午
詞語 | 月午 |
---|---|
拼音 | yuè wǔ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月至午夜。即半夜。解釋:
(一)、月至午夜。即半夜。
唐 劉禹錫 《送惟良上人》詩:“燈明香滿室,月午霜凝地。”《太平廣記》卷三七二引 唐 戴孚 《廣異記·蔡四》:“世間月午,即地下齋時(shí)。” 宋 蘇軾 《減字木蘭花·花》詞:“春庭月午,搖蕩香醪光欲舞。” 明 徐渭 《雌木蘭》第一出:“打磨出苗葉鮮,栽排上綿木桿。抵多少月午棃花,丈八蛇鉆。”
釋義:
1.月至午夜。即半夜。
相關(guān)詞語:
霸王風(fēng)月閉月羞花冰壺秋月不日不月冰壸秋月賓餞日月賓餞日月步月登云殘冬臘月長年累月嘲風(fēng)弄月嘲風(fēng)詠月成年累月春花秋月蹉跎日月蹉跎歲月裁月鏤云常年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