踽踽
詞語 | 踽踽 |
---|---|
拼音 | jǔ j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a式詞語 |
意思:
(1).獨行貌。《詩·唐風·杕杜》:“獨行踽踽。” 毛 傳:“踽踽,無所親也。” 宋 司馬光 《復古詩首句云獨步復靜坐輒繼二章》之一:“踽踽出東軒,徐徐步小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蛇人》:“方意 小青 不返,俄而踽踽獨來,竟入笥臥。”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九:“常常可以看見一人,有時背著手,有時叉著腰,獨行踽踽,來去躑躅。”(2).引申為落落寡合的樣子。 宋 黃庭堅 《放言》之一:“踽踽眾所忌,悠悠誰與歸。” 宋 王令 《寄王介甫》詩:“古人踽踽今何取,天下滔滔昔已非。”(3).小步慢行貌。《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回:“﹝ 趙王 ﹞揖 信陵君 就西階, 信陵君 謙讓不敢當客,踽踽然細步循東階而上。” 殷夫 《給某君》詩:“漫著暮氣凝煙的黃昏中,我們同踽踽于崎嶇的街頭。”英文翻譯1.[書] (形容一個人走路孤零的樣子) (walk) alone解釋:
(一)、獨行貌。
《詩·唐風·杕杜》:“獨行踽踽。” 毛 傳:“踽踽,無所親也。” 宋 司馬光 《復古詩首句云獨步復靜坐輒繼二章》之一:“踽踽出東軒,徐徐步小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蛇人》:“方意 小青 不返,俄而踽踽獨來,竟入笥臥。”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九:“常常可以看見一人,有時背著手,有時叉著腰,獨行踽踽,來去躑躅。”
(二)、引申為落落寡合的樣子。
宋 黃庭堅 《放言》之一:“踽踽眾所忌,悠悠誰與歸。” 宋 王令 《寄王介甫》詩:“古人踽踽今何取,天下滔滔昔已非。”
(三)、小步慢行貌。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回:“﹝ 趙王 ﹞揖 信陵君 就西階, 信陵君 謙讓不敢當客,踽踽然細步循東階而上。” 殷夫 《給某君》詩:“漫著暮氣凝煙的黃昏中,我們同踽踽于崎嶇的街頭。”
釋義:
踽踽(jǔ jǔ ):單身獨行、孤獨無依的樣子。
相關鏈接:踽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