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律
詞語 | 時律 |
---|---|
拼音 | shí lǜ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合于節氣的音律。古時設十二管,以察八音之清濁,謂之律呂。認為律呂不正則諸氣不和。解釋:
(一)、合于節氣的音律。古時設十二管,以察八音之清濁,謂之律呂。認為律呂不正則諸氣不和。
《后漢書·明帝紀》:“事畢,升靈臺,望元氣,吹時律,觀物變。” 李賢 注:“時律者,即《月令》‘孟春律中太簇,仲春律中夾鐘’之類。”
釋義:
1.合于節氣的音律。古時設十二管,以察八音之清濁,謂之律呂。認為律呂不正則諸氣不和。
相關詞語:
安時處順抱令守律不合時宜不入時宜不失時機不識時務不時之需不違農時避跡藏時撥亂濟時不時之須藏器待時曾幾何時猖獗一時乘時乘勢傳誦一時出出律律揣時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