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
詞語 | 二龍 |
---|---|
拼音 | èr ló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譽稱同時著名的二人。一般多指兄弟。(1)指 后漢 許劭、許虔 兄弟。解釋:
(一)、譽稱同時著名的二人。一般多指兄弟。(1)指 后漢 許劭 、 許虔 兄弟。
《后漢書·許劭傳》:“兄 虔 亦知名, 汝南 人稱 平輿 淵有二龍焉。”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謝子微 見 許子將 兄弟,曰:‘ 平輿 之淵,有二龍焉。’” 唐 楊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荊枝擢秀,棣蕚生光,何止 平輿 之二龍,是為 賈 家之三虎。”(2)指 三國 吳 劉岱 、 劉繇 兄弟。《三國志·吳志·劉繇傳》:“若明使君用 公山 ( 劉岱 )於前,擢 正禮 ( 劉繇 )於后,所謂御二龍於長涂,騁騏驥於千里,不亦可乎?”(3)指 南朝 梁 謝覽 、 謝舉 兄弟。《南史·謝舉傳》:“﹝ 舉 ﹞與兄 覽 俱預元會。 江淹 一見并相欽挹,曰:‘所謂“馭二龍於長涂”者也。’”(4)指 南朝 梁 劉孝義 、 劉孝勝 兄弟。 南朝 梁 簡文帝 《餞臨海太守劉孝儀蜀郡太守劉孝勝》詩曰:“兩 杜 昔夾河,二龍今出守。”(5)指 南朝 齊 柳惔 、 柳悅 兄弟。《南史·柳惔傳》:“﹝ 惔 ﹞少與長兄 悅 齊名, 王儉 謂人曰:‘ 柳氏 二龍,可謂一日千里。’”(6)指 唐 烏承恩 、 烏承玼 兄弟。《新唐書·烏承玼傳》:“﹝ 承玼 ﹞與族兄 承恩 皆為 平廬 先鋒,沉勇而決,號‘轅門二龍’。”
釋義:
1.譽稱同時著名的二人。一般多指兄弟。(1)指后漢許劭﹑許虔兄弟。《后漢書.許劭傳》:"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稱平輿淵有二龍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謝子微見許子將兄弟,曰:'平輿之淵,有二龍焉。'"唐楊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荊枝擢秀,棣蕚生光,何止平輿之二龍,是為賈家之三虎。"(2)指三國吳劉岱﹑劉繇兄弟。《三國志.吳志.劉繇傳》:"若明使君用公山(劉岱)于前,擢正禮(劉繇)于后,所謂御二龍于長涂,騁騏驥于千里,不亦可乎?"(3)指南朝梁謝覽﹑謝舉兄弟。《南史.謝舉傳》:"﹝舉﹞與兄覽俱預元會。江淹一見并相欽挹,曰:'所謂"馭二龍于長涂"者也。'"(4)指南朝梁劉孝義﹑劉孝勝兄弟。南朝梁簡文帝《餞臨海太守劉孝儀蜀郡太守劉孝勝》詩曰:"兩杜昔夾河,二龍今出守。" 2.(5)指南朝齊柳惔﹑柳悅兄弟。《南史.柳惔傳》:"﹝惔﹞少與長兄悅齊名,王儉謂人曰:'柳氏二龍,可謂一日千里。'"(6)指唐烏承恩﹑烏承玼兄弟。《新唐書.烏承玼傳》:"﹝承玼﹞與族兄承恩皆為平廬先鋒,沈勇而決,號'轅門二龍'。"
相關詞語:
二把刀跑龍套鰲憤龍愁白龍魚服筆走龍蛇不二法門不擒二毛百二關河百二河山百二金甌百二山川百二山河扳龍附鳳筆底龍蛇別無二致不管一二藏龍臥虎車水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