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池
詞語 | 放生池 |
---|---|
拼音 | fàng shēng chí |
字?jǐn)?shù)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購買水族,畜養(yǎng)于池,禁止捕殺,其池稱“放生池”。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太平公主 於京西市掘池,贖水族之生者置其中,謂之放生池。”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三:“ 梁武帝 崇奉釋氏,置放生池,謂之長命洲。” 清 金農(nóng) 《海會寺池上觀魚呈道禪師》詩之四:“恍在放生池上坐,拋殘香飯聽湖鐘。” 許地山 《商人婦》:“這婦人,我前天在 極樂寺 放生池邊曾見過一次。”參閱 清 趙翼 《陔馀叢考·放生池》。解釋:
(一)、購買水族,畜養(yǎng)于池,禁止捕殺,其池稱“放生池”。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太平公主 於京西市掘池,贖水族之生者置其中,謂之放生池。”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三:“ 梁武帝 崇奉釋氏,置放生池,謂之長命洲。” 清 金農(nóng) 《海會寺池上觀魚呈道禪師》詩之四:“恍在放生池上坐,拋殘香飯聽湖鐘。” 許地山 《商人婦》:“這婦人,我前天在 極樂寺 放生池邊曾見過一次。”參閱 清 趙翼 《陔馀叢考·放生池》。
釋義:
1.購買水族,畜養(yǎng)于池,禁止捕殺,其池稱"放生池"。
造句:
1、 放生池是寺內(nèi)為體現(xiàn)佛教“慈悲為懷,體念眾生”的心懷,讓信徒放養(yǎng)水生動物的地方。
2、 寺院已有地藏殿、大悲殿、天王殿、放生池,以及橫屋樓房若干,靈塔一座。
相關(guān)詞語:
放冷箭愛生惡死安生服業(yè)安生樂業(yè)白面書生百弊叢生百花齊放百花生日筆下超生筆下生花髀里肉生髀肉復(fù)生變生不測變生肘腋別開生面不生不滅白面儒生百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