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誥
詞語 | 典誥 |
---|---|
拼音 | diǎn gà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尚書》中《堯典》、《湯誥》等篇的并稱。亦泛指經書典籍。(二)、指典章詔令一類文字。
(三)、指草擬詔令的官職。
解釋:
(一)、《尚書》中《堯典》、《湯誥》等篇的并稱。亦泛指經書典籍。
《漢書·王莽傳中》:“各策命以其職,如典誥之文。” 唐 劉知幾 《史通·論贊》:“ 孟堅 辭惟溫雅,理多愜當。其尤美者,有典誥之風,翩翩奕奕,良可詠也。” 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迨已極其暴厲恣睢之能事,猶恐力有弗逮,則又文之以古昔之典誥,夸之以神武之聲威。”
(二)、指典章詔令一類文字。
《三國志·吳志·王蕃華覈等傳論》:“ 華覈 文賦之才,有過於 曜 ,而典誥不及也。” 南朝 梁 沉約 《修定樂書疏》:“《檀弓》殘雜,又非方幅典誥之書也。”
(三)、指草擬詔令的官職。
宋 蘇軾 《張文定公墓志銘》:“近者,代言之臣未嘗副吾意;若使居典誥之任,亦國華也。”
釋義:
典誥,漢語詞匯,拼音:diǎn gào意為《尚書》中《堯典》、《湯誥》等篇的并稱。亦泛指經書典籍。也指典章詔令一類文字,還可指草擬詔令的官職。
相關詞語:
不易之典不刊之典出何典記朝章國典出何經典詞華典贍典妻鬻子典章文物典謨訓誥典身賣命典則俊雅焚典坑儒高文典冊高文典策明正典刑三墳五典數典忘祖五典三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