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口
詞語 | 噤口 |
---|---|
拼音 | jìn kǒ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閉口不言、不叫。(二)、痢疾患者不想進飲食的癥狀。
解釋:
(一)、閉口不言、不叫。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也!” 宋 梅堯臣 《九月十八日山中見杜鵑花復開》詩:“春鳥各噤口,游子未還家。” 郁達夫 《采石磯》一:“無論何人對他說話,他總是噤口不作回答的。”
(二)、痢疾患者不想進飲食的癥狀。
《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痢疾總括》:“噤口飲食俱不納。”注:“噤口痢者,下利不食或嘔不能食也。”
釋義:
1.閉口不言﹑不叫。 2.痢疾患者不想進飲食的癥狀。
造句:
1、低頭看到松散的噤口,不知怎么就覺得有些難為情,肖淑珍只覺得她現在的樣子一定像個瘋婆子。
2、治噤口痢:養麥面每次服二錢,砂糖水調下。
相關詞語:
口頭禪礙口識羞聱牙戟口百口莫辯閉口不言閉口藏舌病從口入百口難分百口同聲搬口弄舌筆伐口誅閉口無言閉口捕舌閉口結舌辯口利辭辯口利舌病由口入赤口毒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