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
詞語 | 膏肓 |
---|---|
拼音 | gāo huā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人體心與膈間的部分。參見〔病入膏肓〕解釋:
(一)、古代醫學以心尖脂肪為膏,心臟與膈膜之間為肓。
《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杜預 注:“肓,鬲也。心下為膏。”后遂用以稱病之難治者。 晉 孫楚 《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夫治膏肓者,必進苦口之藥;決狐疑者,必告逆耳之言。” 宋 朱熹 《題謝少卿藥園》詩之二:“再拜藥園翁,何以起膏肓?” 郁達夫 《自述》詩之五:“人言先父喪亡日,小子膏肓疾正深。”
(二)、比喻難以救藥的失誤或缺點。
《世說新語·儉嗇》“ 王戎 儉吝” 劉孝標 注引 晉 王隱 《晉書》:“ 戎 性至儉,不能自奉養,財不出外,天下人謂為膏肓之疾。” 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忽捧教命,乃知幸為大君子所宥,欲使膏肓沉沒,復起為人。” 清 錢謙益 《與卓去病論經學書》:“猶冀百世之下,得吾言而存之,可以箴俗學之膏肓,而起其廢疾也。”
(三)、比喻事物的要害或關鍵。
《魏晉南北朝墓志集釋·隋卞鑒暨妻劉氏墓志》:“神都之陽,天闕之下,地乃膏肓,縣連 京雒 。” 唐 張祜 《感河上兵》詩:“首尾誠須畏,膏肓慎勿輕。” 明 史可法 《請尊上權化水火疏》:“今憂時憤慨者,謂文官愛錢不怕死,武官怕死又要錢,二語真切中膏肓。”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蘇仲芬》:“卿言深中膏肓,敢不佩為弦韋。”
(四)、中醫針灸穴位名。
《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膀胱經分寸歌》:“魄戶膏肓與神堂。”注:“從魄戶下行第四椎下,五椎上,此穴居中,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曲脊取之,膏肓穴也。”
釋義:
膏肓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現代常用于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乳腺炎、各種慢性虛損性疾病。斜刺0.5-0.8寸。
造句:
1、我的心和眼既迷失了真方向,自然不得不陷入虛妄的膏肓。莎士比亞
2、假如當初蔡桓公能虛心聽取扁鵲的勸告,何至于病入膏肓,一命嗚呼呢?如果當初唐太宗不能聽取魏征的逆耳之言,又怎么能出現“貞觀之治”呢?善納人言者,昌;不納人言者,亡。
相關詞語:
病入膏肓病在膏肓病染膏肓殘膏剩馥焚膏繼晷膏唇試舌膏肓之疾膏火之費膏火自煎膏梁錦繡膏梁紈袴膏梁子弟膏腴之地膏腴子弟膏澤脂香膏車秣馬膏唇販舌膏唇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