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兒
詞語 | 妻兒 |
---|---|
拼音 | qī ér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妻和兒女。(二)、指妻。
解釋:
(一)、妻和兒女。
《后漢書·獨(dú)行傳·范式》:“乃營護(hù) 平子 妻兒,身自送喪於 臨湘 。” 唐 白居易 《偶作寄朗之》詩:“歡娛接賓客,飽暖及妻兒。”《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急忙心生一計(jì),分咐妻兒取些湯水,把兩個(gè)人都遣開了。”
(二)、指妻。
宋 無名氏 《張協(xié)狀元》戲文第五三出:“它是你妻兒怎拋棄?” 元 無名氏 《小孫屠》戲文第八出:“自今一家要和氣,改日與你娶房妻兒。” 元 石德玉 《秋胡戲妻》第四折:“誰著你戲弄人家妻兒,迤逗人家婆娘!”
釋義:
妻兒,指妻和兒女。
造句:
1、 詛父母咒妻兒禍從口出牙沒刷臉忘洗病從口入。
2、 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養(yǎng)活妻兒。泛指維持一家生活。
相關(guān)詞語:
北宮嬰兒伯道無兒巴高枝兒柴米夫妻癡兒呆女戳無路兒倒繃孩兒典妻鬻子戴高帽兒吊兒郎當(dāng)兒女成行兒女情長兒女心腸兒女親家兒女之情非同兒戲封妻蔭子夫妻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