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
詞語 | 四知 |
---|---|
拼音 | sì zh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后漢書·楊震傳》:“當之郡,道經 昌邑,故所舉 荊州 茂才 王密 為 昌邑 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 震。解釋:
(一)、《后漢書·楊震傳》:“當之郡,道經 昌邑 ,故所舉 荊州 茂才 王密 為 昌邑 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 震 。
震 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 曰:‘暮夜無知者。’ 震 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密 愧而出。”又《傳贊》:“ 震 畏四知。”后多用為廉潔自持、不受非義饋贈的典故。《隋書·韋世康傳》:“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貪而為寶,處膏脂而莫潤。”《舊唐書·良吏傳下·李尚隱》:“有懷金以贈 尚隱 者, 尚隱 固辭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為慎四知也。’竟不受之。”亦作“ 四知金 ”。 唐 杜甫 《風疾舟中奉呈湖南親友》詩:“應過數粒食,得近四知金。” 清 趙翼 《入耳贓》詩:“四知金到雖麾去,已是人間入耳贜。”
釋義:
1.《后漢書.楊震傳》:"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又《傳贊》:"震畏四知。"后多用為廉潔自持﹑不受非義饋贈的典故。
相關詞語:
安分知足捱三頂四巴三覽四白首相知伯玉知非不得而知不三不四不識不知不知不覺不知丁董不知端倪不知凡幾不知甘苦不知高低不知好歹不知紀極不知進退不知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