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伯
詞語 | 邦伯 |
---|---|
拼音 | bāng bó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州牧。古代用以稱一方諸侯之長。《書·召誥》:“命庶 殷 侯甸男邦伯。” 孔 傳:“邦伯,方伯,即州牧也。”后因稱刺史、知州等一州的長官。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序:“得 結(jié) ( 元結(jié) )輩十?dāng)?shù)公,落落然參錯(cuò)天下為邦伯,萬物吐氣,天下小安可待矣。” 仇兆鰲 注:“《唐書·元結(jié)傳》:‘ 代宗 立, 結(jié) 授著作郎,久之,拜 道州 刺史。’” 宋 陳師道 《寄鄧州杜侍郎》詩:“請(qǐng)公酌此壽百年,弈弈長為此邦伯。”解釋:
(一)、州牧。古代用以稱一方諸侯之長。
《書·召誥》:“命庶 殷 侯甸男邦伯。” 孔 傳:“邦伯,方伯,即州牧也。”后因稱刺史、知州等一州的長官。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序:“得 結(jié) ( 元結(jié) )輩十?dāng)?shù)公,落落然參錯(cuò)天下為邦伯,萬物吐氣,天下小安可待矣。” 仇兆鰲 注:“《唐書·元結(jié)傳》:‘ 代宗 立, 結(jié) 授著作郎,久之,拜 道州 刺史。’” 宋 陳師道 《寄鄧州杜侍郎》詩:“請(qǐng)公酌此壽百年,弈弈長為此邦伯。”
釋義:
1.州牧。古代用以稱一方諸侯之長。《書.召誥》:"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孔傳:"邦伯,方伯,即州牧也。"后因稱刺史﹑知州等一州的長官。
相關(guān)詞語:
安邦定國安邦治國伯道無兒伯歌季舞伯樂相馬伯塤仲篪伯玉知非伯仲之間邦國殄瘁本固邦寧伯勞飛燕伯仲叔季伯樂一顧不分伯仲唇齒之邦定國安邦多難興邦父母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