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炰
詞語 | 毛炰 |
---|---|
拼音 | máo pá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毛炮”。將整個牲畜(多為小豬)連毛投置火中去毛烤炙致熟。解釋:
(一)、亦作“ 毛炮 ”。將整個牲畜(多為小豬)連毛投置火中去毛烤炙致熟。
《詩·魯頌·閟宮》:“毛炰胾羹,籩豆大房?!薄吨芏Y·地官·封人》:“歌舞牲,及毛炮之豚。” 鄭玄 注:“毛炮豚者,爓去其毛而炮之,以備八珍?!?段玉裁 曰:“ 鄭 意:《詩》《禮》言‘毛炮’者,毛謂燎毛,炮謂裹燒?!币姟墩f文·火部》“炮”字注。 漢 張衡 《東京賦》:“毛炰豚胉,亦有和羹?!?/p>
釋義:
1.亦作"毛炮"。 2.將整個牲畜(多為小豬)連毛投置火中去毛烤炙致熟。
相關詞語:
愛毛反裘愛惜羽毛不毛之地不擒二毛拔毛濟世拔毛連茹不拔一毛吹毛利刃吹毛求疵吹毛求瑕吹毛數睫吹毛索瘢吹毛索疵吹毛索垢吹毛洗垢顛毛種種多如牛毛德輶如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