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音
詞語 | 七音 |
---|---|
拼音 | qī yī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古樂理以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為七音。《左傳·昭公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陸德明 釋文:“七音: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也。”(二)、等韻之學,以唇音、舌音、牙音、齒音、喉音、半舌音、半齒音七種發音為七音。《通志·總序》:“天籟之本,自成經緯,縱有四聲以成經,橫有七音以成緯。”明 宋濂《<洪武正韻>序》:“人之生也則有聲,聲出而七音具焉。所謂七音者,牙、舌、唇、齒、喉及舌、齒各半是也。”參閱《通志·七音略》。
解釋:
(一)、古樂理以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為七音。
《左傳·昭公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 陸德明 釋文:“七音: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也。”
(二)、等韻之學,以唇音、舌音、牙音、齒音、喉音、半舌音、半齒音七種發音為七音。
《通志·總序》:“天籟之本,自成經緯,縱有四聲以成經,橫有七音以成緯。” 明 宋濂 《<洪武正韻>序》:“人之生也則有聲,聲出而七音具焉。所謂七音者,牙、舌、唇、齒、喉及舌、齒各半是也。”參閱《通志·七音略》。
釋義:
1.古樂理以宮﹑商﹑角﹑征﹑羽﹑變宮﹑變征為七音。 2.等韻之學,以唇音﹑舌音﹑牙音﹑齒音﹑喉音﹑半舌音﹑半齒音七種發音為七音。
造句:
1、 官居七品,浮屠七級。耳辯七音,精通七津。詩成七步,尤善七絕。手有七巧,色有七彩。才通七竅,欲有七情。妻有七仙,家有七喜!七一快樂!
2、 所增加的七音在主音和下屬音三和弦的情況下成為大七和弦,在自然大音階的其他音的情況下成為小七和弦。
相關詞語:
七返丹昂藏七尺八音迭奏八音遏密北鄙之音才高七步德音莫違大音希聲遏密八音亢音高唱橫七豎八夾七夾八金口玉音九宗七祖空谷足音零七八碎亂七八糟綸音佛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