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源
詞語 | 詞源 |
---|---|
拼音 | cí yu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語言成為(如一個詞或詞素)的歷史、來源(常包括其史前史),從該語言成分在語言中最早出現的記載追溯其語音、書寫和詞義的發展;追溯它從一種語言轉變為另一種語言的過程;分析拼成它的組成部分;鑒定它在其他語言中的同源詞,或者追溯它及其同源詞在一種有記載的或假設的祖系語言中的共同的祖傳形式解釋:
(一)、喻滔滔不絕的文詞。
南朝 梁 沉約 《為齊竟陵王發講疏》:“而詞源海廣,理涂靈奧?!?唐 杜甫 《醉歌行》:“詞源倒流 三峽 水,筆陣獨掃千人軍?!?清 曾國藩 《送周文泉大令之官城武》詩:“詞源一瀉不得休,往往巉巖雜婉孌?!?/p>
(二)、詞的起源。詞,指長短句。
清 納蘭性德 《填詞》詩:“詞源遠過詩律近,擬古樂府特加潤?!?/p>
(三)、語詞的源頭。在舊辭書中,《辭源》在語詞溯源上有開創之功。
釋義:
南宋張炎撰。二卷。上卷詳細論述詞的音律反唱曲方法,并附有《謳曲旨要》一篇。下卷論述作詞原則,標榜“雅正”之詞,而對辛棄疾等人的豪放派詞表示不滿。
造句:
1、格拉德威爾寫道:“轉折點一詞源于流行病學。
2、從晦澀的詞源到不尋常的方言俚語,從尋找室友到推薦餐館,在課堂內外,每個老師都非常樂意幫助我的同學們和我。
相關詞語:
拔本塞源不贊一詞百喙一詞包攬詞訟本末源流陳詞濫調詞不逮理詞鈍意虛詞窮理極詞不達意諂詞令色陳言膚詞出詞吐氣出言吐詞詞不逮意詞華典贍詞清訟簡詞窮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