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
詞語 | 阿斗 |
---|---|
拼音 | ā dǒu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三國時(shí)期蜀漢后主劉禪的小名。為人庸碌愚昧。后常用以比喻懦弱無能、不思進(jìn)取的人。解釋:
(一)、 三國 蜀 后主 劉禪 的小字。
《三國志·蜀志·劉封傳》:“自立 阿斗 為太子已來,有識(shí)之人相為寒心。” 清 趙翼 《蟂磯靈澤夫人廟》詩:“歸寧手自抱 阿斗 ,亦見異母恩勤厚。”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 阿斗 擲金葉于城上,一時(shí)而盡百萬,日破百千金之古瓷而聽其聲。”
(二)、《三國志·蜀志·后主傳》“尚書令 樊建 ……殿中督 張通 并封列侯”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xí)鑿齒 《漢晉春秋》:“ 司馬文王 與 禪 宴,為之作故 蜀 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 禪 喜笑自若。王謂 賈充 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 諸葛亮 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 姜維 邪?’ 充 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問 禪 曰:‘頗思 蜀 否?’ 禪 曰:‘此間樂,不思 蜀 。’ 郤正 聞之,求見 禪 曰:‘若王后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zāi)惯h(yuǎn)在 隴 蜀 ,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huì)王復(fù)問,對(duì)如前,王曰:‘何乃似 郤正 語邪!’ 禪 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后遂以“阿斗”為庸主的典型,亦用以泛指昏庸無能的人。
瞿秋白 《亂彈·水陸道場(chǎng)》:“他們不客氣的說:‘人民蠢如鹿豕笨如牛馬,人民是 阿斗 --昏庸無用不知不覺的昏君,只有他們自己才是精明強(qiáng)干大權(quán)獨(dú)握的 諸葛亮 。’” 巴金 《隨想錄·<小人·大人·長官>》:“我常常想:倘使我自己不爭(zhēng)氣,是個(gè)扶不起的 阿斗 ,事事都靠 包青天 、 海青天 ,一個(gè)青天,兩個(gè)青天,能解決多少問題呢?”
釋義:
三國蜀后主劉禪的小名。庸碌無能。后用以比喻昏庸無能之輩:扶不起的阿斗|你別小看人,我又不是阿斗。
相關(guān)詞語:
傲霜斗雪阿鼻地獄阿狗阿貓阿姑阿翁阿家阿翁阿嬌金屋阿貓阿狗阿毗地獄阿平絕倒暗斗明爭(zhēng)八斗之才北斗之尊避煩斗捷步斗踏罡步罡踏斗才高八斗車載斗量秤平斗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