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例錢
詞語 | 常例錢 |
---|---|
拼音 | cháng lì qián |
字?jǐn)?shù)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按慣例送的錢。舊時(shí)官員、吏役向人勒索的名目之一。《水滸傳》第三七回:“新到配軍,如何不送常例錢來與我!”明 葉子奇《草木子·雜俎》:“元 朝末年,官貪吏污,始因 蒙古 色目 人罔然不知廉恥之為何物。其問人討錢各有名目:所屬始參曰拜見錢……管事而索曰常例錢。”解釋:
(一)、按慣例送的錢。舊時(shí)官員、吏役向人勒索的名目之一。
《水滸傳》第三七回:“新到配軍,如何不送常例錢來與我!” 明 葉子奇 《草木子·雜俎》:“ 元 朝末年,官貪吏污,始因 蒙古 色目 人罔然不知廉恥之為何物。其問人討錢各有名目:所屬始參曰拜見錢……管事而索曰常例錢。”
釋義:
1.按慣例送的錢。舊時(shí)官員﹑吏役向人勒索的名目之一。
相關(guān)詞語:
愛錢如命安常處順安常守分安常守故安適如常安常履順安常習(xí)故變古易常變化無常變幻無常兵無常勢(shì)不乏先例不法常可不名一錢不值一錢不主故常變古亂常變故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