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燈兒
詞語 | 取燈兒 |
---|---|
拼音 | qǔ dēng ér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一)、削竹木成薄片或細條,頂端涂硫黃少許,用來點火,叫“取燈兒”,也叫“發燭”。(二)、華北地區舊時也稱火柴為洋取燈兒或取燈兒。
解釋:
(一)、削竹木成薄片或細條,頂端涂硫黃少許,用來點火,叫“取燈兒”,也叫“發燭”。
《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婆子道:‘忘帶個取燈兒去了?!肿咿D來?!?/p>
(二)、華北地區舊時也稱火柴為洋取燈兒或取燈兒。
鄧友梅 《尋訪“畫兒韓”》:“ 北平 臨解放時百業蕭條,他敗落到打小鼓換洋取燈兒的份上了?!?/p>
釋義:
1827年,英國人發明了現代火柴,它是人類在取火方法上的重大突破,給人們勞動生活帶來方便。道光年間,西方國家將火柴作為“貢品”極少量地進入中國,后商家見有利可圖,大量出口輸入我國。從此,火柴進入中國市場,國人稱之為“洋火”。
相關詞語:
暗室逢燈暴取豪奪北宮嬰兒伯道無兒補闕燈檠巴高枝兒彼棄我取成仁取義癡兒呆女尺寸可取諂諛取容出奇取勝吹燈拔蠟戳無路兒倒繃孩兒燈蛾撲火燈紅酒綠燈火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