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
詞語 | 正面 |
---|---|
拼音 | zhèng mi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人體前部那一面;建筑物臨廣場、臨街、裝飾比較講究的一面;前進的方向(區別于“側面”):正面圖。大樓的正面有八根大理石的柱子。一連從正面進攻,二連、三連側面包抄。(二)、片狀物主要使用的一面或跟外界接觸的一面:牛皮紙的正面比較光滑。
(三)、屬性詞。好的、積極的一面(跟“反面”相對):正面人物。正面教育。
(四)、事情、問題等直接顯示的一面:不但要看問題的正面,還要看問題的反面。
(五)、屬性詞。直接:避免正面交鋒。有問題正面提出來,別繞彎子。
解釋:
(一)、建筑物臨廣場、街道或朝陽的一面,也指人體前部所向的一面。與側面、背面、反面相對。
五代 齊己 《賀孫支使郎中遷居》詩:“地連東閣橫頭買,門對西園正面開。”《水滸傳》第七一回:“只見一個石碣,正面兩側,各有天書文字。”如:正面進攻。
(二)、跟外界接觸的一面或片狀物主要使用的一面。
《儒林外史》第四五回:“ 余敷 把土接在手里,拿著在燈底下,翻過來把正面看了一會,翻過來又把反面看了一會。”《紅樓夢》第十二回:“﹝跛足道人﹞從搭褳中取出個正面反面皆可照人的鏡子來。”
(三)、事情、問題等直接顯示的一面。
毛澤東 《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十:“我們必須學會全面地看問題,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新版后記》:“這一句(霜葉紅于二月花)正面的意思,我以為是:人家都說二月的花盛極一時,可是我覺得經霜的紅葉卻強于二月的花。”
(四)、正確的、好的一面。如:正面人物,正面意見。
(五)、直接,不拐彎兒。
茅盾 《八百壯士》:“第二幕中特別寫一個貧苦的老人冒萬險送大餅來,也是加強主題的正面的筆法。”《<艾青詩選>自序》四:“我沒有收集什么反面的意見,只是把自己的意見正面提出了。” 茹志鵑 《高高的白楊樹·在果樹園里》:“她笑了,沒正面回答,只是叫我今晚到她家去玩。”
釋義:
建筑物臨廣場、街道或朝陽的一面,也指人體前部所向的一面。與側面、背面、反面相對。
造句:
1、 經過幾天的培育,含羞草的葉子終于長大了。它的葉子正面是身綠色的,反面是淺綠的,經脈上還有一些毛絨絨的小細毛。又過了幾天,含羞草的花蕾也長出來了,圓溜溜的,紫紅色,還有著一些像針一樣的東西,非常美麗。
2、 要了解一個人的真正面目,就要考察他做的事,觀察他為達到一定目的采取的方法,了解他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
相關詞語:
笑面虎安宅正路八面見光八面玲瓏八面威風八面瑩澈八面圓通八面張羅白面書生白首北面半面之交半面之舊北面稱臣本來面目表面文章別開生面撥亂反正不務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