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之
詞語 | 猶之 |
---|---|
拼音 | yóu zh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等于說猶如,如同;如像。解釋:
(一)、猶言均之、等之。
《論語·堯曰》:“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謂財物俱當與人。”
(二)、仍舊。
《管子·形勢解》:“古者 武王 ,天之所助也,故雖地小而民少,猶之為天子也。 桀 紂 ,天之所違也,故雖地大民眾,猶之困辱而死亡也。”
(三)、亦作“ 猶之乎 ”。如同。
清 戴名世 《<方逸巢先生詩>序》:“其所為跌宕淋漓、雄渾悲壯者,猶之先生之詩也。” 鄒韜奮 《萍蹤憶語》二八:“華僑的組織不健全,當然不就是大多數華僑的不興,猶之乎 美國 勞工組織的官僚化,不就是大多數 美國 工人的不興,這是要分別清楚的。”
釋義:
1.猶言均之﹑等之。 2.仍舊。 3.亦作"猶之乎"。如同。
造句:
1、家有千金之玉不知治,猶之貧也。
2、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相關詞語:
曖昧之情安身之處安身之地安之若命安之若素鞍馬之勞暗昧之事愛莫之助岸谷之變案牘之勞八拜之交八斗之才八荒之外白圭之玷白華之怨白首之心百年之柄百年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