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堂
詞語 | 黃堂 |
---|---|
拼音 | huáng tá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二)、借指太守。
(三)、墓地。
解釋:
(一)、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
《后漢書·郭丹傳》:“勑以 丹 事編署黃堂,以為后法。” 李賢 注:“黃堂,太守之廳事。” 宋 范成大 《吳郡志·官宇》:“黃堂,《郡國志》:在雞陂之側, 春申君 子 假君 之殿也。后太守居之,以數失火,涂以雌黃,遂名黃堂,即今太守正廳是也。今天下郡治,皆名黃堂,昉此。”《儒林外史》第七回:“ 大江 煙浪杳無蹤,兩日黃堂坐擁。”
(二)、借指太守。
宋 黃朝英 《靖康緗素雜記》卷上:“太守曰黃堂。” 明 徐復祚 《紅梨記·初會》:“妾是 王 家子姓,父做黃堂。”《文明小史》第四十回:“男八字更不用説,一身衣食有餘,功名雖是異途,卻有四品黃堂之分。”
(三)、墓地。
宋 張淏 《云谷雜記·太祖達生知命》:“即更衣服,弧矢登闕臺,望西北鳴弦發矢,指矢委處,謂左右曰:‘即此乃朕之黃堂也。’”
釋義:
1.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 2.借指太守。 3.墓地。
相關詞語:
一言堂白旄黃鉞半青半黃抱恨黃泉碧落黃泉白草黃云白叟黃童蒼黃翻復橙黃橘綠初寫黃庭處堂燕雀翠竹黃花蒼黃翻覆蒼黃反復橙黃桔綠池魚堂燕抽黃對白處堂燕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