躭延
詞語 | 躭延 |
---|---|
拼音 | dān yá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耽擱;拖延。明 張居正《陳六事疏》:“若事理了然,明白易見者,即宜據(jù)理剖斷,毋但諉之撫按議處,以致躭延。”明 湯顯祖《牡丹亭·移鎮(zhèn)》:“則怕這水路里躭延,你還走旱途。”《紅樓夢》第九六回:“雖有眾親朋賀喜,賈政 也無心應(yīng)酬,只念家中人口不寧,又不敢躭延在家。”解釋:
(一)、耽擱;拖延。
明 張居正 《陳六事疏》:“若事理了然,明白易見者,即宜據(jù)理剖斷,毋但諉之撫按議處,以致躭延。”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移鎮(zhèn)》:“則怕這水路里躭延,你還走旱途。”《紅樓夢》第九六回:“雖有眾親朋賀喜, 賈政 也無心應(yīng)酬,只念家中人口不寧,又不敢躭延在家。”
釋義:
躭延(dān yán )是一個(gè)漢語詞匯,出自《陳六事疏》,解釋為耽擱;拖延。
相關(guān)詞語:
躭驚受怕豐屋延災(zāi)茍延殘喘茍延殘息開門延盜美意延年綿延不斷祛病延年遷延顧望遷延觀望遷延稽留遷延羈留遷延日月遷延時(shí)日遷延歲月卻病延年延頸鶴望延頸舉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