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嚨胡
詞語 | 鼓嚨胡 |
---|---|
拼音 | gǔ lóng hú |
字?jǐn)?shù)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亦作“鼓龍胡”。謂不敢公開言說,私下傳語。解釋:
(一)、亦作“ 鼓龍胡 ”。謂不敢公開言說,私下傳語。
《后漢書·五行志一》:“ 桓帝 之初,天下童謡曰:‘小麥青青大麥枯,誰當(dāng)穫者婦與姑。丈人何在西擊 胡 ,吏買馬,君具車,請為諸君鼓嚨胡。’……請為諸君鼓嚨胡者,不敢公言,私咽語。” 明 沉周 《牧童謠》:“交秋又點(diǎn)征 匈奴 ,我為大哥鼓龍胡。” 清 錢謙益 《戊寅元日偶讀<史記>戲書紙尾》詩之三:“父子將兵俱百萬,敢從獄吏鼓嚨胡。”
釋義:
1.亦作"鼓龍胡"。 2.謂不敢公開言說,私下傳語。
相關(guān)詞語:
打邊鼓敲邊鼓敗鼓之皮敝鼓喪豚布鼓雷門跋胡疐尾晨鐘暮鼓重整旗鼓扯鼓奪旗村簫社鼓村歌社鼓重興旗鼓重振旗鼓打退堂鼓大張旗鼓掉舌鼓唇對牛鼓簧封胡遏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