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的
詞語 | 兀的 |
---|---|
拼音 | wù de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這;這個。(二)、怎么,表感嘆。
(三)、〈方〉突然。
解釋:
(一)、亦作“ 兀底 ”。亦作“ 兀得 ”。指示代詞。這個;這。
宋 張镃 《夜游宮·美人》詞:“鵲相龐兒誰有,兀底便筆描不就。”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須看了可憎底千萬,兀底般媚臉兒不曾見。” 元 關漢卿 《魯齋郎》第四折:“妹子,兀的不是母親?”《清平山堂話本·陰騭積善》:“兀的出齋來的官人便是。”
(二)、語氣助詞。與“不”連用,表示反詰。猶言怎的不。
元 石德玉 《風月紫云庭》第一折:“兀得不好拷末娘七代先靈!” 明 王九思 《端正好·春游》曲:“兀的不喜殺人也么哥!” 清 李漁 《巧團圓·剖私》:“又誰知腳跟有債不容逋,近捨家鄉奔遠途,兀的不是子母相生把十當五!”
(三)、語氣助詞。表驚異。
《宣和遺事》前集:“女奴來報:兀的夜來那 高平章 到來也!” 元 鄧玉賓 《端正好》套曲:“只是睡足黃粱夢一場,兀的回首斜陽!”《水滸傳》第十四回:“ 晁蓋 假意看他一眼,喝問道:‘兀的這廝不是 王小三 么!’”
(四)、口語中的襯詞。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三折:“這的是天注定的是非,天指引的前程,天匹配的婚姻,喒兀的教太守主婚。”《醒世恒言·馬當神風送滕王閣》:“説話的,兀的説這才學則甚!” 郁達夫 《沉淪》:“只有他一個人鎖了愁眉,舌根好象被千鈞的巨石錘住的樣子,兀的不作一聲。”
釋義:
兀的,拼音wù dì,意思是這;這個。
相關詞語:
冰解的破的一確二集矢之的切近的當陶陶兀兀騰騰兀兀無的放矢一發破的一語破的有的放矢一言中的一語中的移的就箭眾矢之的眾怨之的熱鍋上的螞蟻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扶不起的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