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詞語 | 九日 |
---|---|
拼音 | jiǔ r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九個太陽。古代神話,謂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堯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見《楚辭·招魂》、《山海經·海外東經》。三國 魏 曹植《愁霖賦》:“攀扶桑而仰觀兮,假九日於天皇。”晉 傅玄《雜詩》:“暘谷發清曜,九日棲高枝。”清 顧炎武《書女媧廟》詩:“彎弓不射九日落,蒼蒼列象生毛羽。”(二)、指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藝文類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吳均《續齊諧記》:“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飲菊酒。”唐 李白《九日龍山飲》詩:“九日 龍山 飲,黃花笑逐臣。”元 丁鶴年《登定海虎蹲山》詩:“東海十年多契闊,西風九日獨登臨。”
解釋:
(一)、九個太陽。古代神話,謂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 堯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見《楚辭·招魂》、《山海經·海外東經》。
三國 魏 曹植 《愁霖賦》:“攀扶桑而仰觀兮,假九日於天皇。” 晉 傅玄 《雜詩》:“暘谷發清曜,九日棲高枝。” 清 顧炎武 《書女媧廟》詩:“彎弓不射九日落,蒼蒼列象生毛羽。”
(二)、指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
《藝文類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吳均 《續齊諧記》:“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飲菊酒。” 唐 李白 《九日龍山飲》詩:“九日 龍山 飲,黃花笑逐臣。” 元 丁鶴年 《登定海虎蹲山》詩:“東海十年多契闊,西風九日獨登臨。”
釋義:
⑴九個太陽,古代神話。 謂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 堯使后羿射之,中九日。(見《楚辭·招魂》) 《山海經·海外東經》:“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三國魏曹植《愁霖賦》:“攀扶桑而仰觀兮,假九日於天皇。” 晉傅玄《雜詩》:“暘谷發清曜,九日棲高枝。” 清 顧炎武《書女媧廟》詩:“彎弓不射九日落,蒼蒼列象生毛羽。”
造句:
1、六月往事,亦有一樁,不勘回首。是年六月十九日,綿綿凄雨,卻于當天放晴,風起為晨,云卷為暮,青山含慟,映我一行,為母下葬。我嘆母親就要長眠于這巍峨青山之中了,不禁悲愴難抑。
2、十月十九日,北京大學舉行了非常隆重的儀式。
相關詞語:
九回腸九折臂愛日惜力暗無天日八街九陌白虹貫日白日見鬼白日升天白日衣繡白日做夢百花生日飽食終日倍日并行蔽日干云并日而食撥云見日補天浴日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