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
詞語 | 安寧 |
---|---|
拼音 | ān ní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秩序正常,沒有騷擾心情安定、平靜解釋:
(一)、安定,太平。
《詩·小雅·常棣》:“喪亂既平,既安且寧。”《莊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 漢 枚乘 《七發(fā)》:“今時天下安寧,四宇和平。” 唐 韓愈 《舉韓泰自代狀》:“官吏懲懼,不敢為非,百姓安寧,并得其所。” 明 黃元吉 《流星馬》第四折:“文官每按四時調(diào)和鼎鼐,武將每定八方威鎮(zhèn)華夷,則愿的千千年社稷安寧。” 阮章競 《送別》詩:“不把狗們殺干凈,千年萬代都不安寧。”
(二)、康寧,安康。
唐 白居易 《蜀路石婦》詩:“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寧。”《再生緣》第二一回:“合府相逢多歡悅,圣躬痊愈免耽驚……且説內(nèi)宮皇太后,圣躬自此漸安寧。”柳子戲《孫安動本》第四場:“品級臺前三叩首,臣問萬歲駕安寧。”
(三)、謂心情、環(huán)境、氣氛安定平靜。
三國 魏 曹植 《棄婦詩》:“招搖待霜露,何必春夏成。晚穫為良實,愿君且安寧。” 巴金 《里昂》:“我必須把心里的話寫出來,才能夠得到安寧。” 蕭紅 《手》:“因為星期日的早晨,全個學(xué)校出現(xiàn)在特有的安寧里。”
釋義:
安寧,漢語詞匯。拼音:ān nínɡ釋義:1、安定,太平。2、康寧,安康。3、謂心情、環(huán)境、氣氛安定平靜。
相關(guān)詞語:
安樂窩安安穩(wěn)穩(wěn)安邦定國安邦治國安不忘危安步當(dāng)車安常處順安常守分安常守故安車蒲輪安堵樂業(yè)安堵如故安分守己安分知足安富恤貧安富尊榮安國寧家安魂定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