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語
詞語 | 判語 |
---|---|
拼音 | pàn yǔ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猶今之判決書。宋 王讜《唐語林·補遺三》:“有大辟者,俾先示以判語,賜以酒食而付去。”(二)、科舉考試的內(nèi)容之一。指考生對“疑事”所下的斷語。《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只揀嫩嫩的口氣,亂亂的文法,歪歪的四六,怯怯的策論,憒憒的判語,那定是少年初學。”清 顧炎武《日知錄·經(jīng)義論策》:“第二場:論一道,詔誥表內(nèi)科一道,判語五條。”
解釋:
(一)、猶今之判決書。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有大辟者,俾先示以判語,賜以酒食而付去。”
(二)、科舉考試的內(nèi)容之一。指考生對“疑事”所下的斷語。
《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只揀嫩嫩的口氣,亂亂的文法,歪歪的四六,怯怯的策論,憒憒的判語,那定是少年初學。”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經(jīng)義論策》:“第二場:論一道,詔誥表內(nèi)科一道,判語五條。”
釋義:
1.猶今之判決書。 2.科舉考試的內(nèi)容之一。指考生對"疑事"所下的斷語。
造句:
1、對此,王維在為六祖慧能撰寫的碑銘中,有中肯的判語:“眾生為凈土”、“世事是度門”。
2、五王爺向本座介紹您的時候,給了八個字的判語‘心細如發(fā),性韌如絲’,對您很是推崇。
相關詞語:
半部論語不經(jīng)之語不言不語讒言佞語沉吟不語出語成章出處語默出言吐語村學究語低聲細語對床夜語多言多語惡語傷人惡語相加惡語中傷風言醋語風言風語浮文巧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