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士
詞語 | 下士 |
---|---|
拼音 | xià shì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某些國家的軍銜,軍士的最低一級(jí)。解釋:
(一)、官名。古代天子、諸侯都設(shè)有士,分上士、中士、下士。
秦 以后亦沿用?!抖Y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薄睹献印とf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唐 劉知幾 《史通·史官建置》:“唯 周 建六官,改著作之正郎為上士,佐郎為下士?!?/p>
(二)、今用作軍銜,為軍士的最低一級(jí)。
(三)、才德差的人。
《老子》:“下士聞道,大笑之?!?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名實(shí)》:“上士忘名,中士主名,下士竊名。” 唐 寒山 《詩》之二四○:“下士鈍暗癡,頑皮最難裂?!薄段骱言挕じ饚X仙跡》:“ 葛洪 道:‘草野下士,焉知方略?’”
(四)、屈身交接賢士。
《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人。”《后漢書·陳元傳》:“陛下宜修 文武 之圣典,襲祖宗之遺德,勞心下士,屈節(jié)待賢,誠不宜使有司察公輔之名?!?明 李贄 《復(fù)麻城人書》:“以此見真正 高陽 酒徒之能知人下士,識(shí)才尊賢又如此,故吾以為真正 高陽 酒徒可敬也。” 鄒韜奮 《患難馀生記》第一章:“臨行時(shí),仍由他的副官乘汽車護(hù)送,他親自送至車旁,親自代關(guān)車門,行一深鞠躬禮而別,頗能謙恭下士。”
釋義:
1.官名。古代天子﹑諸侯都設(shè)有士,分上士﹑中士﹑下士。秦以后亦沿用。 2.今用作軍銜﹐為軍士的最低一級(jí)。 3.才德差的人。
造句:
1、 假如當(dāng)初袁紹能禮賢下士,虛心聽取許攸的勸告,何至于痛失烏巢。兵敗官渡呢?假如當(dāng)初唐宗不能聽取魏征逆耳忠言,又怎能出現(xiàn);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呢?善納忠言者昌;拒納人言者亡。
2、 劉備禮賢下士,注意重用人才。
相關(guān)詞語:
下馬威愛人好士傲賢慢士安營下寨白衣秀士飽學(xué)之士筆下超生筆下生花兵臨城下博士買驢不恥下問不上不下不相上下不在話下不櫛進(jìn)士巴人下里白屋之士百下百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