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旦
詞語 | 拂旦 |
---|---|
拼音 | fú dà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拂曉。解釋:
(一)、拂曉。
唐 沉佺期 《人日重宴大明宮賜綵縷人勝應(yīng)制》詩:“拂旦雞鳴仙衛(wèi)陳,憑高龍首帝城春。”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四:“拂旦視之,則流血涂地。”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四:“今夕察之,拂旦報公。” 清 俞樾 《茶香室續(xù)鈔·絳縣老人》:“迨夜,各就寢,拂旦行。”
釋義:
1.拂曉。
相關(guān)詞語:
秉燭待旦旦旦而伐旦夕之間旦夕之危旦種暮成旦暮入地法家拂士拂袖而歸拂袖而去分花拂柳毀于一旦禍在旦夕雞鳴戒旦雞鳴候旦連宵達(dá)旦昧旦晨興命在旦夕牝雞司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