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
詞語 | 南郊 |
---|---|
拼音 | nán jiā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都邑南面的地區。《書·甘誓》:“啟 與 有扈 戰于 甘 之野。”孔穎達 疏引 漢 馬融 云:“甘,有扈 南郊地名。”唐 李庾《西都賦》:“隋苑 廣袤,罝籠 南山,占地萬頃,不為人間,齊門 失耕,禽游獸閑,代謝物移,繚垣不完。此南郊之事也。”(二)、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的地方。《禮記·月令》:“﹝孟夏之月﹞立夏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穀梁傳·僖公三十一年》:“免牲者為之緇衣熏裳,有司玄端奉送,至於南郊。”《明史·英宗后記》:“五年春正月庚戌,大祀天地於南郊。”
(三)、特指帝王祭天的大禮。《南史·宋少帝紀》:“秋九月丁未,有司奏 武皇帝 配南郊,武敬皇后 配北郊。”《續資治通鑒·宋仁宗慶歷元年》:“今因南郊,宜推曠恩,以示綏懷之意。”
解釋:
(一)、都邑南面的地區。
《書·甘誓》:“ 啟 與 有扈 戰于 甘 之野。” 孔穎達 疏引 漢 馬融 云:“ 甘 , 有扈 南郊地名。” 唐 李庾 《西都賦》:“ 隋苑 廣袤,罝籠 南山 ,占地萬頃,不為人間, 齊門 失耕,禽游獸閑,代謝物移,繚垣不完。此南郊之事也。”
(二)、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的地方。
《禮記·月令》:“﹝孟夏之月﹞立夏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穀梁傳·僖公三十一年》:“免牲者為之緇衣熏裳,有司玄端奉送,至於南郊。”《明史·英宗后記》:“五年春正月庚戌,大祀天地於南郊。”
(三)、特指帝王祭天的大禮。
《南史·宋少帝紀》:“秋九月丁未,有司奏 武皇帝 配南郊, 武敬皇后 配北郊。”《續資治通鑒·宋仁宗慶歷元年》:“今因南郊,宜推曠恩,以示綏懷之意。”
釋義:
南郊,指都邑南面的地區。語出《書·甘誓》:“啟與有扈戰于甘之野。”孔穎達疏引漢馬融云:“甘,有扈南郊地名。
造句:
1、花溪區地處貴陽市南郊,是貴州典型的城郊農業區.
2、大雁塔位于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內,距市中心約4公里。
相關詞語:
北門南牙北轍南轅闖南走北大江南北島瘦郊寒東箭南金東南半壁東南雀飛東西南北斗南一人地北天南東南之寶東南之美東南之秀東南竹箭東西南朔海北天南淮南雞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