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
詞語 | 夜半 |
---|---|
拼音 | yè b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夜里十二點鐘前后;半夜。解釋:
(一)、半夜。
《左傳·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得出,即馳去,更封傳,變名姓以出 關 。夜半至 函谷關 。” 唐 白居易 《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一·地震定數》:“一日,宿 孫村 馬鋪中,風電陰黑,夜半有急叩門者。” 魯迅 《朝花夕拾·范愛農》:“一天,幾個新的朋友約他坐船去看戲,回來已過夜半,又是大風雨,他醉著,卻偏要到船舷上去小解。大家勸阻他,也不聽,自己說是不會掉下去的。”
(二)、古代十二時之一。相當于后來的子時。
《素問·三部九候論》:“病水者,以夜半死。”參見“ 十二時 ”。
釋義:
[midnight] 見“半夜”今夜半。——明·魏禧《大鐵椎傳》即半夜。夜里12點鐘前后:夜半鐘聲。古時候,我國把一日分為“十二時”。夜半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與子時、三更、三鼓、丙夜相對應,時間是從夜間11時正至次日凌晨1時正。夜半的其他稱謂有:子夜、夜分、中夜、未旦、宵分等。
造句:
1、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災禍橫生,多看看橫死在你刀下的眾生又有多少?
2、 日間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出自: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五行為正直,心無愧懼。凌濛初
相關詞語:
熬更守夜巴山夜雨半壁江山半部論語半籌不納半間不界半截入土半斤八兩半路出家半面之交半面之舊半青半黃半身不遂半死不活半途而廢半推半就半吞半吐半信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