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辭
詞語 | 婉辭 |
---|---|
拼音 | wǎn cí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婉言。也作婉詞。(二)、婉言拒絕:他婉辭了對(duì)方的邀請(qǐng)。
解釋:
(一)、恭順或委婉的言辭。
《淮南子·詮言訓(xùn)》:“凡事人者,非以寶幣,必以卑辭,事以玉帛,則貨殫而欲不饜,卑體婉辭,則諭説而交不結(jié)。”《二刻拍案驚奇》卷六:“﹝妻子﹞婉辭哄那丈夫道:‘我嫁你已多年了;女兒又小,你趕我出去,叫我那里去好?’”《花月痕》第二回:“彼時(shí)我因春闈在邇,婉辭謝去。”
(二)、婉言謝絕。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附錄《開平礦事略》:“﹝ 唐景星 ﹞欲稟請(qǐng) 傅相 ,留余幚辦,自思才力綿薄,當(dāng)即婉辭,并力勸速舉賢能。” 巴金 《<靳以選集>序》:“我不能信口開河,也不便寬待自己,所以我兩次婉辭,因?yàn)槲覍懖怀鱿?柯靈 寫的那樣的序文。”
釋義:
婉辭 wǎn cí〖politely refuse〗同“婉謝”,指婉言謝絕:他~了對(duì)方的邀請(qǐng)。
造句:
1、不管他如何巧妙地使用描述性語言和婉辭來隱藏自己的真實(shí)想法,伊恩?威廉姆斯對(duì)中國(guó)的蔑視還是不經(jīng)意地流露出來。
2、這些良好感覺只不過是婉辭下偏離真實(shí)的備用品.
相關(guān)詞語:
百辭莫辯卑辭重幣便辭巧說不辭而別不辭勞苦百喙難辭卑辭厚幣卑辭厚禮悖言亂辭辯口利辭不謀同辭傳聞異辭辭不達(dá)意辭多受少辭富居貧辭嚴(yán)義正辭尊居卑陳辭濫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