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律
詞語 | 鄒律 |
---|---|
拼音 | zōu lǜ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相傳 戰國 齊 人 鄒衍 精于音律,吹律能使地暖而禾黍滋生。解釋:
(一)、相傳 戰國 齊 人 鄒衍 精于音律,吹律能使地暖而禾黍滋生。
《列子·湯問》:“微矣子之彈也!雖 師曠 之清角, 鄒衍 之吹律,亡以加之。” 張湛 注:“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鄒子 吹律煖之,而禾黍滋也。”后因以“鄒律”喻帶來溫暖與生機的事物。 唐 羅隱 《東歸別所知》詩:“ 鄒 律有風吹不變, 郄 枝無分住應難。” 宋 朱熹 《梅花》詩:“自欣 羌 笛娛夜永,未要 鄒 律回春溫。”
釋義:
鄒律是一個漢語詞目,其釋義為帶來溫暖與生機的事物。
相關詞語:
抱令守律出出律律東風入律方頭不律金科玉律踐律蹈禮千篇一律清規戒律千古一律千年一律視同一律同音共律五音六律析律貳端析律舞文析言破律嚴于律己嚴于律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