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然
詞語 | 翳然 |
---|---|
拼音 | yì r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形容荒蕪。(二)、形容隱蔽。
解釋:
(一)、猶隱沒,隱滅。
晉 陶潛 《悲從弟敬德》詩:“翳然乘化去,終天不復形。” 清 王應奎 《柳南隨筆》卷一:“余悲 陽初 有如許著作,而身歿之后,遺書散佚,名字翳然。”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衛逖》:“ 逖 亦 唐 初一名將,而名氏翳然,記此以補 唐 史之遺。”
(二)、荒蕪。
《文選·傅亮<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丘封翳然,墳塋莫翦。” 呂向 注:“翳然,荒蕪。”《晉書·司馬元顯傳》:“丞相墳塋翳然,飄薄非所,須南道清通,便奉迎神柩。”
釋義:
翳然,拼音yì rán,出處《文選·傅亮》。
相關詞語:
想當然藹然可親藹然仁者安然如故安然無事安然無恙黯然傷神黯然失色黯然銷魂昂然自得傲然屹立岸然道貌黯然神傷黯然無色昂然直入昂然自若傲然挺立勃然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