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翦
詞語 | 克翦 |
---|---|
拼音 | kè jiǎ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殲滅;掃除;平定。(二)、誅伐,消滅。
解釋:
(一)、殲滅;掃除;平定。
南朝 陳 徐陵 《移齊文》:“克翦無算,縲禽不貲,欲計軍俘,終難巧歷。”《周書·文閔明武宣諸子傳論》:“ 高祖 克翦芒刺,思弘政術。” 唐 柳宗元 《獻平淮夷表》:“今又發自天衷,克翦 淮 右。”
(二)、誅伐,消滅。
晉 左思 《魏都賦》:“三接三捷,既晝亦月,剋翦方命,吞滅咆烋。”《梁書·武帝紀上》:“謀猷禁省,指授羣帥,剋翦鯨鯢,清我王度。” 南朝 陳 徐陵 《移齊文》:“克翦無筭,縲禽不貲,欲計軍俘,終難巧歷。”
釋義:
1.殲滅;掃除;平定。
相關詞語:
沉潛剛克奉公克己攻無不克翦草除根克敵制勝克己奉公克己復禮克己慎行克盡厥職克勤克儉克紹箕裘克愛克威克傳弓冶克逮克容克伐怨欲克肩一心克儉克勤克嗣良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