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臣
詞語 | 謫臣 |
---|---|
拼音 | zhé ché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指被貶謫流放的大臣。解釋:
(一)、古代指被貶謫流放的大臣。
唐 沉亞之 《郢州修明真齋詞》:“明真大齋主朝請大夫守 郢州 刺史 李祥 ,與謫臣、郡客、將吏等,頓首稽首再啟詞於 虛無自然元始天尊無極大道太上老君 。” 王闿運 《到廣州與婦書》:“耳口相傳,自為眩惑,致使衣帶之水與 呂梁 齊險,禱求謫臣而使君廢祀。”
釋義:
【詞目】謫臣【拼音】zhé chén【注音】 ㄓㄜˊ ㄔㄣˊ【釋義】古代指被貶謫流放的大臣。 唐 沈亞之 《郢州修明真齋詞》:“明真大齋主朝請大夫守 郢州 刺史 李祥 ,與謫臣、郡客、將吏等,頓首稽首再啟詞於 虛無自然元始天尊無極大道太上老君 。”明 談遷《國榷》:“五月初九日辛巳,御史袁可立請錄謫臣,不許,奪歲俸。”王闿運 《到廣州與婦書》:“耳口相傳,自為眩惑,致使衣帶之水與 呂梁 齊險,禱求謫臣而使君廢祀。”
相關(guān)詞語:
北面稱臣逋逃之臣不臣之心不按君臣臣門如市臣心如水稱臣納貢負(fù)險不臣割地稱臣孤臣孽子骨鯁之臣貴極人臣君辱臣死君臣佐使君圣臣賢開國功臣亂臣賊子買臣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