駑足
詞語 | 駑足 |
---|---|
拼音 | nú zú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駑馬。解釋:
(一)、指駑馬。
南朝 梁 沉約 《讓五兵尚書表》:“丑貌悴容,不藉鑒于 淄水 ;駑足蹇步,終取躓于鹽車。” 宋 范仲淹 《依韻酬吳安道學(xué)士見寄》:“但得葵心長向日,何妨駑足未離塵。”
釋義:
nú zú ㄋㄨˊ ㄗㄨˊ駑足(駑足)指駑馬。 南朝 梁 沉約 《讓五兵尚書表》:“丑貌悴容,不藉鑒于 淄水 ;駑足蹇步,終取躓于鹽車。” 宋 范仲淹 《依韻酬吳安道學(xué)士見寄》:“但得葵心長向日,何妨駑足未離塵。”
相關(guān)詞語:
挨肩并足安分知足礙足礙手卑諂足恭不一而足不足齒數(shù)不足掛齒不足介意不足為據(jù)不足為憑不足為奇不足為訓(xùn)不足與謀百足不僵百足之蟲卑不足道鞭駑策蹇兵精糧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