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忌
詞語 | 避忌 |
---|---|
拼音 | bì j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避諱(bì·hui)。解釋:
(一)、顧忌和回避。
《后漢書·馬武傳》:“ 武 為人嗜酒,闊達敢言,時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長,無所避忌。”《初刻拍案驚奇》卷五:“ 劉生 想著 李老 之言,廣取財賄,毫無避忌。” 陳殘云 《山谷風煙》第九章:“她們也不認得 周祺 ,卻知道他是工作隊的,說話還有些避忌。”
(二)、指禁忌。
魯迅 《花邊文學·奇怪》:“ 非洲 有一種土人,男女的避忌嚴得很,連女婿遇見丈母娘,也得伏在地上,而且還不夠,必須將臉埋進土里去。”
(三)、迷信謂避開兇忌之日。
漢 王充 《論衡·譏日》:“如鬼神審有知,與人無異,則祭不宜擇日;如無知也,不能飲食,雖擇日避忌,其何補益?” 漢 王充 《論衡·譏日》:“櫛用木,沐用水,水與木俱五行也,用木不避忌,用水獨擇日;如以水尊於木,則諸用水者宜皆擇日。”
釋義:
避忌,指回避;有所顧忌而避開。語出《后漢書·馬武傳》:“ 武 為人嗜酒,闊達敢言,時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長,無所避忌。”
相關詞語:
百無禁忌避而不談避害就利避禍就福避坑落井避讓賢路避實擊虛避實就虛避世絕俗避兇趨吉避重就輕不避斧鉞避煩斗捷避瓜防李避毀就譽避禍求福避跡藏時避跡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