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
詞語 | 玉簪 |
---|---|
拼音 | yù zā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用玉做成的簪子。也叫玉搔頭。(二)、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大,有長柄,葉片卵形或心臟形,總狀花序,花潔白如玉,未開時如簪頭,有芳香,蒴果長形。供觀賞。
(三)、這種植物的花。
解釋:
(一)、亦作“ 玉篸 ”。首飾。玉制的簪子。又名玉搔頭。
《韓非子·內儲說上》:“ 周 主亡玉簪,令吏求之。”《西京雜記》卷二:“ 武帝 過 李夫人 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后宮人搔頭皆用玉,玉價倍貴焉。” 明 李愛山 《南珍珠馬·閨情》套曲:“響噹噹菱花鏡碎玉簪折。”
(二)、借指美人。
清 陳維崧 《中興樂·秋夜》詞:“分明有箇玉簪,花底暗舀新涼。”
(三)、比喻山峰。語出 唐 韓愈 《送桂州嚴大夫》詩:“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宋 范成大 《贈趙廉州》詩:“少待佳晴看山去,玉篸高插翠云叢。” 宋 辛棄疾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詞:“遙岑遠目,戲愁供恨,玉簪螺髻。”
(四)、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叢生,卵形或心臟形。花莖從葉叢中抽出,總狀花序。秋季開花,色白如玉,未開時如簪頭,有芳香。栽培供觀賞。
宋 陸游 《園中觀草木有感》詩:“木筆枝已空,玉簪殊未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六·玉簪》:“玉簪處處人家栽為花草……六七月抽莖,莖上有細葉,中出花朵十數(shù)枚,長二三寸,本小末大。未開時,正如白玉搔頭簪形。”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六:“但現(xiàn)在,只有蜷伏在 太湖 石腳的玉簪,挺著潔白的翎管。”
釋義:
1.亦作"玉篸"。 2.首飾。玉制的簪子。又名玉搔頭。 3.借指美人。 4.比喻山峰。語出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詩:"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5.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叢生,卵形或心臟形。花莖從葉叢中抽出,總狀花序。秋季開花,色白如玉,未開時如簪頭,有芳香。栽培供觀賞。
造句:
1、家鄉(xiāng)的小山都穿上了春天的綠裝,戴上了錦花的玉簪,美麗極了。杏花也笑盈盈地開放了,張開了秀氣的臉龐,觀看這個神奇的世界。
2、養(yǎng)花詩兩首:余地何妨種玉簪,芳蘭移植偏中林。更乞兩叢百合香。老叟古稀尚童心。盆盆鮮花綠茵茵,姹紫嫣紅艷靈靈,芳香沁潤人肺腑,悅目安神健心身。
相關詞語:
八珍玉食冰肌玉骨冰清玉潔冰清玉潤伯玉知非不吝珠玉白玉微瑕白玉無瑕抱玉握珠冰潔玉清冰清玉粹不分玉石炊金饌玉摧蘭折玉柴天改玉持橐簪筆爨桂炊玉雕闌玉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