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毳
詞語 | 火毳 |
---|---|
拼音 | huǒ cuì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即火浣布。亦以喻遠(yuǎn)方異俗之地。解釋:
(一)、即火浣布。亦以喻遠(yuǎn)方異俗之地。
《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傳論》:“又其賨幏火毳馴禽封獸之賦,軨積於內(nèi)府。” 李賢 注:“火毳,即火浣布也。” 唐 張說 《開元正歷頌》:“織皮火毳,暍炎山,汚熱海,向風(fēng)來王。”參見“ 火浣布 ”。
釋義:
1.即火浣布。亦以喻遠(yuǎn)方異俗之地。
相關(guān)詞語:
熬油費(fèi)火抱薪救火不通水火把薪助火抱火厝薪抱火寢薪抱火臥薪鼻端出火鼻端生火鼻頭出火炳如觀火炳若觀火不避水火不避湯火不食煙火趁火打劫撮鹽入火厝火積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