蘘荷
詞語 | 蘘荷 |
---|---|
拼音 | ráng h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圓柱形,淡黃色,葉子橢圓狀披針形,花大,白色或淡黃色,蒴果卵形。花穗和嫩芽可以吃,根狀莖可入藥。解釋:
(一)、一名蘘草。亦名覆葅、葍蒩。多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橢圓狀披針形,冬枯。夏秋開花,花白色或淡黃。根似姜,可入藥。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茈薑蘘荷,葴橙若蓀。” 張守節(jié) 正義:“蘘……柯根旁生筍,若芙蓉,可以為菹,又治蠱毒也。”《文選·潘岳<閑居賦>》:“蘘荷依陰,時藿向陽。” 李善 注引 崔豹 《古今注》:“蘘荷菜似薑,宜陰翳地,依陰而生也。” 清 曹寅 《淳化鎮(zhèn)》詩:“消搖慣熟山園路,開徧蘘荷向午花。”
釋義:
1.一名蘘草。亦名覆葅﹑葍蒩。多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橢圓狀披針形,冬枯。夏秋開花,花白色或淡黃。根似姜,可入藥。
相關詞語:
父析子荷荷槍實彈菊老荷枯兩肩荷口投袂荷戈以荷析薪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荷橐持籌一夫荷戟,千人莫當荷塘月色蘘荷荷裳荷蕖望舒荷荷得風荷荷之戀傘要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