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處裈
詞語 | 虱處裈 |
---|---|
拼音 | shī chǔ kūn |
字?jǐn)?shù)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同“蝨處裈”。語出《晉書·阮籍傳》:“上欲圖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獨(dú)不見羣蝨之處褌中,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為吉宅也。行不敢離縫際,動(dòng)不敢出褌襠,自以為得繩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滅都,羣蝨處於褌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處域內(nèi),何異夫蝨之處褌中乎!”后因以“蝨處褌”比喻身處濁世,局促難安。解釋:
(一)、同“蝨處裈”。語出《晉書·阮籍傳》:“上欲圖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獨(dú)不見羣蝨之處褌中,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為吉宅也。行不敢離縫際,動(dòng)不敢出褌襠,自以為得繩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滅都,羣蝨處於褌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處域內(nèi),何異夫蝨之處褌中乎!”后因以“蝨處褌”比喻身處濁世,局促難安。
汪洪度 《黃山領(lǐng)要錄·云谷禪院》引 清 蘗庵 《黃山紀(jì)恨》:“夫人生如虱處褌,都無善狀,祇有此快暢驚人,一手掌地,稍致身其上,亦足以抉磨眼眚,浣刼襟塵。” 陳三立 《高麗宗亮過訪求詩因贈(zèng)》:“嗟我亦如蝨處褌,何當(dāng)鵠舉方圓分。”
釋義:
1.亦作"虱處裈"。 2.語出《晉書.阮籍傳》:"上欲圖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獨(dú)不見群虱之處裈中﹐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為吉宅也。行不敢離縫際﹐動(dòng)不敢出裈襠﹐自以為得繩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滅都﹐群虱處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處域內(nèi)﹐何異夫虱之處裈中乎!"后因以"虱處裈"比喻身處濁世﹐局促難安。
相關(guān)詞語:
安常處順安身之處安時(shí)處順安室利處抱法處勢(shì)百無是處不遑寧處不遑啟處巢居穴處處高臨深處堂燕雀處心積慮處之泰然超然獨(dú)處出處進(jìn)退出處殊涂出處殊途出處語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