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輦
詞語 | 方輦 |
---|---|
拼音 | fāng niǎ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并排兩輦。《北史·后妃傳下·隋文帝皇后獨孤氏》:“帝每臨朝,后輒與上方輦而進,至閤乃止。”《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十三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方輦,并兩輦也。”(二)、同輦。唐 徐蕙《長門怨》詩:“舊愛 柏梁臺,新寵 昭陽殿。守分辭方輦,含情泣團扇。”按,《漢書·外戚傳下·班倢伃》:“成帝 游於后庭,嘗欲與 倢伃 同輦載,倢伃 辭。”
解釋:
(一)、并排兩輦。
《北史·后妃傳下·隋文帝皇后獨孤氏》:“帝每臨朝,后輒與上方輦而進,至閤乃止。”《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十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方輦,并兩輦也。”
(二)、同輦。
唐 徐蕙 《長門怨》詩:“舊愛 柏梁臺 ,新寵 昭陽殿 。守分辭方輦,含情泣團扇。”按,《漢書·外戚傳下·班倢伃》:“ 成帝 游於后庭,嘗欲與 倢伃 同輦載, 倢伃 辭。”
釋義:
1.并排兩輦。 2.同輦。
相關詞語:
八方呼應不劣方頭八方風雨八方支持八方支援百計千方辨物居方出輿入輦大方之家大政方針戴圓履方東方千騎斗方名士獨霸一方大夢方醒登界游方帝輦之下東方將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