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才
詞語 | 吏才 |
---|---|
拼音 | lì cá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為政的才能。(二)、指有為政才能的人。
解釋:
(一)、為政的才能。
《后漢書·崔寔傳》:“明於政體,吏才有餘;論當世便事數十條,名曰《政論》。”《南齊書·明帝紀》:“帝明審有吏才,持法無所借,制御親幸,臣下肅清。”
(二)、指有為政才能的人。
唐 孫逖 《送靳十五侍御使蜀》詩:“天使出霜臺,行人擇吏才。”
釋義:
吏才lì cái (1).為政的才能。《后漢書·崔寔傳》:“明於政體,吏才有餘;論當世便事數十條,名曰《政論》。”《南齊書·明帝紀》:“帝明審有吏才,持法無所借,制御親幸,臣下肅清。”(2).指有為政才能的人。唐·孫逖《送靳十五侍御使蜀》詩:“天使出霜臺,行人擇吏才。”
相關詞語:
愛才如渴愛才若渴愛才如命八斗之才辯才無礙博學多才不羈之才百里之才辯才無閡才德兼備才短思澀才高八斗才高識遠才高行厚才高行潔才高意廣才高運蹇才華超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