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黜
詞語 | 罷黜 |
---|---|
拼音 | bà ch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貶低并排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二)、免除(官職)。
解釋:
(一)、廢除排斥。
《漢書·武帝紀贊》:“ 孝武 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宋 曾鞏 《賀元豐三年明堂禮畢大赦表》:“罷黜異端,推明極孝。” 宋 蘇轍 《潁濱遺老傳下》:“罷黜諸科誦數之學,訓練諸將慵墮之兵。”
(二)、罷免;去官。
《漢書·孔光傳》:“ 哀帝 罷黜 王氏 ,故太后與 莽 怨 丁 、 傅 、 董賢 之黨。”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時 張説 、 楊瑒 、 皇甫璟 、 楊相如 皆以為不便,而相繼罷黜。” 清 劉大櫆 《知上猶縣方君傳》:“君獨喟然曰:‘誠使賑救及一邑之民生,則余雖罷黜何憾焉!’”
釋義:
1、貶低并排斥。2、罷黜百家,廢棄不用。【出處】:1、宋曾鞏《賀元豐三年明堂禮畢大赦表》:“罷黜異端,推明極孝。”宋 蘇轍《潁濱遺老傳下》:“罷黜諸科誦數之學,訓練諸將慵墮之兵。”
相關詞語:
罷黜百家半涂而罷崇雅黜浮黜昏啟圣黜奢崇儉黜邪崇正黜衣縮食黜幽陟明黜陟幽明扶正黜邪更待干罷進善黜惡進賢黜惡進賢黜奸進賢黜佞遷善黜惡勸善黜惡善罷干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