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
詞語 | 北山 |
---|---|
拼音 | běi shā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泛指北面的山。《詩·小雅·南山有臺(tái)》:“南山有臺(tái),北山有萊。”唐 李白《題元丹丘潁陽山居》詩:“卻顧北山斷,前瞻南嶺分。”清 龔自珍《己亥雜詩》之四:“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qiáng)半尚紅顏。”(二)、山名。即 北邙山。在今 河南 洛陽市 東北。《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使公卿皆從。”杜預(yù) 注:“北山,洛 北芒 也。”《文選·陸機(jī)<君子有所思行>》:“命駕登 北山,延佇望城郭。”劉良 注:“謂登 北邙 望 晉 都。”
(三)、山名。即 鐘山,又名 紫金山。在今 江蘇 南京市 東。《文選·孔稚圭<北山移文>》呂向 題解:“鐘山 在都北。其先 周彥倫 隱於此山,后應(yīng)詔出為 海鹽縣 令。今欲卻過此山,孔生 乃假山靈之意移之,使不許得至,故云‘北山移文’。”清 吳偉業(yè)《途中遇雪即事言懷》詩:“有道寧徵 管,無才卻薦 嵇。北山 休誚讓,東觀 豈攀躋。”
解釋:
(一)、泛指北面的山。
《詩·小雅·南山有臺(tái)》:“南山有臺(tái),北山有萊。” 唐 李白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詩:“卻顧北山斷,前瞻南嶺分。”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qiáng)半尚紅顏。”
(二)、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陽市 東北。
《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從。” 杜預(yù) 注:“ 北山 , 洛 北芒 也。”《文選·陸機(jī)<君子有所思行>》:“命駕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 劉良 注:“謂登 北邙 望 晉 都。”
(三)、山名。即 鐘山 ,又名 紫金山 。在今 江蘇 南京市 東。
《文選·孔稚圭<北山移文>》 呂向 題解:“ 鐘山 在都北。其先 周彥倫 隱於此山,后應(yīng)詔出為 海鹽縣 令。今欲卻過此山, 孔生 乃假山靈之意移之,使不許得至,故云‘北山移文’。” 清 吳偉業(yè) 《途中遇雪即事言懷》詩:“有道寧徵 管 ,無才卻薦 嵇 。 北山 休誚讓, 東觀 豈攀躋。”
釋義:
1.泛指北面的山。 2.山名。即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陽市東北。 3.山名。即鐘山﹐又名紫金山。在今江蘇南京市東。
造句:
1、在雪后的早上,我?guī)е览鐏淼?em>北山公園,我看到那潔白的雪花,真的不忍心去踩它,我走在北山的石路時(shí),我聽到了咯吱咯吱的響聲。
2、江聲雨勢(shì)三秋急,雪片冰花五月饒。休勒移文北山去,他年來赴石梁招。
相關(guān)詞語:
挨山塞海安如泰山安如太山安若泰山巴山蜀水巴山夜雨拔地?fù)u山拔山超海拔山蓋世拔山扛鼎跋山涉水白山黑水白首北面半壁江山寶山空回北道主人北斗之尊北風(fēng)之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