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諫
詞語 | 兵諫 |
---|---|
拼音 | bīng jià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用武力脅迫進諫。《左傳·莊公十九年》:“初,鬻拳強諫楚子,楚子弗從;臨之以兵,懼而從之。” 諫:規(guī)勸君主或尊長改正錯誤。解釋:
(一)、用武力規(guī)勸君主或尊長,使其必從。語本《左傳·莊公十九年》:“初, 鬻拳 強諫 楚子 , 楚子 弗從;臨之以兵,懼而從之。” 晉 范寧 《春秋穀梁傳序》:“《左氏》以 鬻拳 兵諫為愛君。”《資治通鑒·后梁太祖開平元年》:“丙戌, 渥 ( 楊渥 )晨視事, 顥 ( 張顥 )、 溫 ( 徐溫 )帥牙兵二百,露刃直入庭中, 渥 曰:‘爾果欲殺我邪?’對曰:‘非敢然也,欲誅王左右亂政者耳!’因數(shù) 渥 親信十餘人之罪,曳下,以鐵檛擊殺之。謂之‘兵諫’。” 申伯純 《記“西安事變”》二:“‘哭諫’失敗了, 張學(xué)良 當(dāng)晚回到 西安 ,同 楊虎城 商量,按照預(yù)定的第二個步驟實行‘兵諫’。”
釋義:
兵諫,指用武力規(guī)勸君主或尊長,使其必從。語出《左傳.莊公十九年》:"初,鬻拳強諫楚子,楚子弗從;臨之以兵,懼而從之。"
造句:
1、 從蔣公訓(xùn)詞看張、楊兩位將軍發(fā)動兵諫的歷史意義。
2、 兵諫之舉實在是不可為而不得不為之。
相關(guān)詞語:
哀兵必勝按兵不動按甲寢兵按甲休兵按兵不舉按兵束甲案兵束甲案甲休兵兵不血刃兵不厭詐兵不由將兵車之會兵多將廣兵多者敗兵貴神速兵貴先聲兵荒馬亂兵連禍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