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布
詞語 | 昆布 |
---|---|
拼音 | kūn b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種海藻,生長在溫帶海洋中,長1米左右,黑褐色,固著在巖礁上。基部叉狀分枝,柄部圓柱狀,像葉子的部分扁平,含有豐富的碘和氨基酸等,可入藥。解釋:
(一)、海藻類植物。又名綸布。可供食用、藥用。中藥上多以指海帶。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八·昆布》:“按 吳普 《本草》:綸布一名昆布……綸,音關,青絲綬也,訛而為昆耳。 陶弘景 以綸為青苔、紫菜輩,謂組為昆布。 陳藏器 又謂綸、組是二種藻。不同如此。”
釋義:
中藥上指海帶。
造句:
1、昆布氨酸是昆布中一種具有降壓活性的非蛋白質氨基酸,在昆布中的含量極少,一般采用仿生合成的方法制得.
2、目的:對昆布多糖進行硫酸酯化,并對產物的純度與結構進行分析,為研究其生物活性奠定物質基礎。
相關詞語:
抱布貿絲布帛菽粟布被瓦器布帆無恙布鼓雷門布衣黔首布衣蔬食布衣韋帶布衣之交布颿無恙布裙荊釵布天蓋地布襪青鞋布衣糲食釵荊裙布尺布斗粟除舊布新除穢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