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燭
詞語 | 蜜燭 |
---|---|
拼音 | mì zh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即蠟燭。《西京雜記》卷四:“ 閩越王 獻 高帝 石蜜五斛,蜜燭二百枚。” 宋 翁元龍 《絳都春·秋晚海棠與黃菊盛開》詞:“花嬌半面,記蜜燭夜闌,同醉深院。”參見“ 蠟燭 ”。解釋:
(一)、即蠟燭。
《西京雜記》卷四:“ 閩越王 獻 高帝 石蜜五斛,蜜燭二百枚。” 宋 翁元龍 《絳都春·秋晚海棠與黃菊盛開》詞:“花嬌半面,記蜜燭夜闌,同醉深院。”參見“ 蠟燭 ”。
釋義:
蜜燭是一個漢語詞語,即蠟燭。宋代以前,并沒有今天由臘樹而制作的蠟燭。那時所謂的蠟燭,又稱蜜蠟。古代蜜和蠟不能分解,所以稱作蜜燭。后來人們才學會在臘樹上刮白膜制作蠟燭。
相關詞語:
秉燭待旦秉燭夜游炳燭夜游當風秉燭刀頭舔蜜燈燭輝煌洞房花燭洞幽燭微洞燭其奸洞隱燭微洞幽燭遠風前殘燭風中秉燭風中之燭風燭殘年風燭之年飛蛾赴燭風燭草露